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历史主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和勇气,向全世界释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决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排在首位的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成功的宝贵经验和根本保证。改革越往前走、越往纵深推进,任务越重、困难越多、风险越大,唯有坚定不移地在各领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在今后现代化强国建设中领导核心的作用,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方向。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充分证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这么一个大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各项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中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改革的方向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所有成效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每一次改革中把住方向、谋划全局、制定政策,成功化解一系列重大风险和挑战、克服一次又一次的艰难险阻,才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实现了“富起来”的历史性转折,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我们的人民越来越幸福,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围绕党的XX大报告提出的中心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保证正确方向的关键所在,是应对新长征路上风险挑战的定力所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多年时间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担当和政治魄力,积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的禁锢,打破原有的利益固化壁垒,全方位多角度清理并消除体制机制弊端,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改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及时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制度。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推进市场体系改革、宏观经济治理改革、市场主体改革等;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进一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民生和社会保障取得长足进步:进一步完善覆盖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进一步推进环保督察制度、国家公园保护制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有的领域是整体性重构、有的是系统性重塑,形成了科学规范、系统完整、运转高效的制度体系,各方面的制度建设更加成熟完善,推动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改革开放的历史已经充分展示了不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进展和胜利的根本经验。未来,我们要继续在党强有力的全面领导下,汇聚各方力量,把制度优势转换为效能优势,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举目全世界,没有哪一个政党有如此勇气和担当,在如此大的范围内推动如此大规模的改革,并且刀刃向内,通过抓好党的建设、党的自我革命保障党的正确领导。历史、现实和未来是相通的,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取得胜利,党的领导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决定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