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高校协同深度辅导

2023-10-08 11:20:10 140
联系客服提示-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  笔杆子写作神器 - 公文网 - 公文写作网 - 老笔头文库 - 笔杆子公文网 - 老笔头公文写作网 - 笔杆子公文 - 笔杆子之家 - 公文思享文库 - 笔杆子家园 - 公文写作素材 - 公文写作宝 - 笔杆子公文写作网 - 公文材料网站 - 公文写作网 - 新文秘网

高校思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高校协同深度辅导

所谓高校协同深度辅导,是指高校引入辅导员以外的班主任、学业导师等更多育人主体,将其作为新的序参量,形成各育人主体相互协调配合、优势充分发挥的有序结构,遵循教育规律,依据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问题进行更具深度的帮助和指导。可以说,高校协同深度辅导工作是在师生全员参与的多层次深度辅导工作模式基础上的优化升级,已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

一、高校协同深度辅导工作的价值意蕴

1.协同深度辅导是落实协同育人理念的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协同育人理念,并印发多个文件加以推进和落实。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完善“协同育人模式”。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要“坚持协同联动”原则,建立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实施多项协同育人计划,构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等,形成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推动全体教职员工把工作的重心和目标落在育人成效上。这些都是对协同育人理念的强调和具体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将各育人主体纳入进来。然而,传统的深度辅导的主体局限于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容易形成辅导员“单打独斗”的局面。高校引入多育人主体开展协同深度辅导,正是对协同育人理念的贯彻落实,对探索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路径和机制的有益尝试。

2.协同深度辅导是助力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坚持五育并举、协同培育,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在成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包括且不限于深度辅导定义中列举的思想、学业、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具备方方面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两次师生谈话,而是有着较高专业化、科学化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主体要能深度融入大学生,能与大学生进行深度谈话,了解大学生真实的生活思想状况,深度挖掘隐藏其中的深层问题,还能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采用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帮助大学生成长发展,靠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单兵作战是难以实现的,还需要班主任、学业导师等育人主体参与进来,与辅导员共同开展协同深度辅导工作。

3.协同深度辅导是发挥主体育人合力的手段。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班主任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对此,高校应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挑选专业教师、党政干部等,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高、专业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强、关心热爱学生、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此外,本科生导师是高校重要的一支专业教师队伍,且本科生导师制已成为促进大学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手段。2021年北京市颁发的《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指出,要探索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班主任和本科生导师等主体能够很大程度上覆盖“十大”育人体系所包含的育人力量,承担着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科研等育人工作中对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说,班主任、本科生导师等育人主体与辅导员共同开展协同深度辅导,也是实现其更好育人的需要。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校思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高校协同深度辅导

链接地址:https://www.wenmijiayuan.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410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