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4:体制内,所谓怀才不遇,其实是背景和情商配不上自己的才华

2023-05-04 10:10:06 136
联系客服提示-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  笔杆子写作神器 - 公文网 - 公文写作网 - 老笔头文库 - 笔杆子公文网 - 老笔头公文写作网 - 笔杆子公文 - 笔杆子之家 - 公文思享文库 - 笔杆子家园 - 公文写作素材 - 公文写作宝 - 笔杆子公文写作网 - 公文材料网站 - 公文写作网 - 新文秘网

体制内,所谓怀才不遇,其实是背景和情商配不上自己的才华

初唐时期,仕途不顺的大才子王勃,在滕王阁留下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叹,最终满怀遗憾客死异乡,他的才华也随着那篇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光来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孔乙己文化陷入热议的今天,有那么一批人,名校毕业,科班出身,却在体制内郁郁不得志,一把年纪了,仍然只是刀笔小吏,领着科员的工资,干着老黄牛的活,妥妥的怀才不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学生时代不学无术、吊儿郎当的“学渣”,却在此时华丽逆袭,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了“学霸”的上级,更是让人直呼世道不公! 

那么,为什么那些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才子”们在仕途上走不远呢?咱们试着来分析一番。 

一、没有背景,缺乏贵人相助 

农家子弟、凤凰男、小镇做题家,往往是这类人伴随终身的标签。他们出身贫寒,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竭尽全力供儿女完成高等教育,而他们也不负众望,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国家干部,实现了鲤鱼跃龙门,可谓是扬眉吐气,光耀门楣。 

但是,父母用尽全力的托举,仅仅是让他们能吃上“公家饭”而已,剩下的路,再也没人能教他们怎么走。农村的那些亲戚,不拖后腿就算不错了,别指望能帮上什么忙。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0504:体制内,所谓怀才不遇,其实是背景和情商配不上自己的才华

链接地址:https://www.wenmijiayuan.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2116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