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务虚会 年度总结 生活会 党课 对照检查 述职 心得体会
登录 注册
【例文】“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沈括错评桃花诗的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看事情如果囿于文本、限于言传、浮于表面,只凭主观臆断,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身体力行、深入调查、仔细求证,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获得客观性、真理性认知。正所谓“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要想对事物“知之真”,就要“尝之”“履之”、躬身力行。(中国纪检监察报《力行而后知之真》)
【典故】出自清代王夫之《四书训义》卷十一,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
【释义】意思是,对事物仅仅知道,还不是真正了解,亲身去经历才能知道它的真实。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11230:写材料用典: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
链接地址:https://www.wenmijiayuan.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717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