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应激68问

2020-02-17 09:10:00 132
联系客服提示-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  笔杆子写作神器 - 公文网 - 公文写作网 - 老笔头文库 - 笔杆子公文网 - 老笔头公文写作网 - 笔杆子公文 - 笔杆子之家 - 公文思享文库 - 笔杆子家园 - 公文写作素材 - 公文写作宝 - 笔杆子公文写作网 - 公文材料网站 - 公文写作网 - 新文秘网

 XINGUANFEIYANYIQINGXINLIYIINGJILIUSHIBAWEN

  新冠肺炎疫情

心理应激68

XX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XX市第三人民医院

  

 

   

 

整理编辑

  

 

 

前言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具有着高度传染性给民众带来了恐慌焦虑等紧张情绪日益增加,持续存在的疫情不仅威胁着民众的身体健康,也侵蚀着民众的心理健康。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了《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XX市卫健委高度重视、要求市第三人民医院充分发挥北大六院精神心理专家资源优势,多渠道在全市开展心理应激干预工作,市第三人民医院迅速行动,全面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XX市第三人民医院近期组织专家,策划整理编辑了《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应激68问》。这是XX市推出的第一本有关疫情期间心理应激干预的读物。

该手册以《抗疫.安心--大疫心理自助救援全民读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及《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为蓝本,在此两书的基础上,挑选了部分的问题,并做了相应补充及修改,关注时下民众对疫情防控的社会心理问题,针对普通民众当下的心理需求,介绍了疫情爆发时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了这些心理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了调适心身的有效方法及获取专业心理帮助的渠道。

本手册采用简明易懂的问答形式,力求对疫情中大众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出通俗易懂的讲解,为广大民众用健康的心态面对疫情提供帮助。

2020年2月X日

 

第一章 你需要了解的,

疫情中常见心理应激症状有哪些?

1.救援医护人员可能会出现哪些心理生理症状? / 11

2.我面对每天增加的病例数字,感到恐慌怎么办? / 11 

3.我明明没有感染,为什么心慌、胸闷、出汗甚至发热? / 11

4.我为什么隔离在家会不停地怀疑自身被感染? / 11

5.我为什么明明知道面对疫情要保持镇静,但总是做不到? / 11

6.为什么医护人员会对隔离区临床工作产生恐惧? / 12

7.在疫情突然来临时,人们可能有哪些心理反应?  / 12

8.看到武汉封城、限制出行的信息,我在外地为什么也睡不着? / 13

9.最近我总是做噩梦——梦见自己感冒了,梦见不让出门了,梦见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 13

10.我妈妈最近变得非常唠叨,天天说不要出门,不要感冒,不要咳嗽,不要吃鸡,不要抽烟,不要着凉,不要……她的心理肯定有问题了? / 13  

11.外面的疫情这么严重,街上人都没有几个,我女儿成天闹着要找小朋友玩,坐不住,不会是心理问题吧? / 13

12.我最近总是感觉胸闷,呼吸不畅,可能是什么原因? / 14

13.我最近一看见人多,就会心慌、气短? / 14

14.我有干咳的习惯,一直都不认为是问题,疫情开始之后,我最初是在人多的地方会紧张,现在一出门就紧张,是不是心理出问题了? / 14

15.我看了疫情新闻,只感觉到紧张和恐怖,却记不住看了什么,也记不住最近做了什么,是不是心理出问题了? / 14

16.在电视和微信上一线医护人员也悲壮出行,心里觉得很难受,很压抑,而且很多人因为疫情而备受折磨,还有死亡的病例,忍不住要哭泣, 请问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了? / 15

17.每天戴口罩,我呼吸都有些难受,还有些干咳。拿掉口罩,又怕被批评或鄙视。闻不到花香,感受不到空气的清新,那种堵和闷的感觉,真的是口罩带来的结果吗? / 15

18.我们一家三口人都被居家隔离了,大家都食之无味,特别是小孩子。我们认为只能等待解除隔离,压力消除,胃口才能打开,心理不会受到影响了吧? / 16

19.怎么判断我的应激反应过度了? / 16

20.在疫情期间过度的心理应激反应有什么危害? / 17

21.在疫情期间应激反应会影响我的注意力或者判断力吗? / 17

22.应激反应会让我的焦虑症复发吗? / 17

23.应激反应会让我血压升高吗? / 17

第二章 你需要掌握的,

疫情中常见心理应激症状的处理方法

1.在疫情期间我怎样安抚隔离区的孩子们? / 20

2.在感染疫情的特殊时期,如何安慰家人朋友? / 20

3.在疫情期间运动对缓解不良情绪有作用吗? / 21

4.在疫情期间由于被隔离而遭受歧视怎么办? / 22

5.在疫情期间应激情形下的失眠可以用药治疗吗? / 22

6.疫情期间,如果生了其他疾病该怎么办? / 23

7.在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如何自行调整心理压力? / 24

8.在疫情期间我把疾病传染给了家人,非常自责怎么办? / 24

9.为什么进行呼吸训练可以缓解焦虑情绪? / 25

10.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如何利用家庭资源来获得支持? / 26

11.身处疫区,疫情相关信息看多了感到恐慌怎么办? / 27

12.如何应对感染后被隔离治疗的日子? / 28

13.如何处理对隔离区临床工作的恐惧? / 29

14.在疫情期间如何帮助家里老年人渡过特殊时期? / 29

15.在疫情期间如果实在不能调节焦虑情绪,可以服药吗? / 30

16.医护救援人员在救援阶段存在严重失眠怎么办? / 31

17.在疫情期间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缓解焦虑情绪? / 32

18.在疫情期间离开家人孤身在隔离区怎么办? / 33

19.从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的病人如何回归社区生活? / 34

20.在疫情期间家人患病被隔离治疗,我日夜担心怎么办? / 35

21.家人、亲戚或邻居有疫情接触史,我们该怎么办? / 36

22.在新冠病毒感染隔离区公共服务人员应该怎么做? / 36

23.我成了不受欢迎的“来自隔离区的人”,该怎么办? / 37

24.不能接受自己被感染的事实怎么办? / 38

25.把家人送去隔离了,觉得对不住他,该怎么办? / 38

26.我如何通过声音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放松自己? / 39

27.如何调动嗅觉来释放压力? / 40

28.居家隔离之后,感觉食之无味,怎么通过味觉提高食欲、放松心情? / 41

29.在疫情期间不能外出活动,天天窝在家中感到无聊怎么办? / 41

30.居家隔离时,怎么做可以提高免疫力? / 42

31.运动可以帮助我们稳定情绪吗? / 43

32.在疫情期间哪些居家活动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焦虑呢? / 43

33.在疫情期间紧张、失眠、害怕,该怎么办? / 44

34.疫情中一直处于恐慌紧张不知所措怎么办? / 45

35.如何告诉孩子冠状病毒的危险,又不给他或她带来心理压力? / 45

36.在疫情期间如何帮助家人走出应激反应? / 45

37.在疫情期间如何处理负向情绪? / 46

38.检测体温发现自己发烧了,既害怕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而传染给家人,又害怕去医院,我该怎么办? / 47

39.每天自我隔离在家中通过网络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动态变化,看着确诊、疑似、死亡例数不断增加,看了太多关于疫情的新闻,感到恐慌怎么办? / 47

40.居家隔离期间,如何有效地稳定自己的情绪? / 48

41.在疫情感染隔离期间,如何提升抗压能力? / 48

42.在疫情期间居家自我隔离,社交也会“被隔离”吗? / 48

43.我因为感染被医院隔离了,我该怎么办? / 49

44.家人因疑似感染被隔离,我不想隔离与家人的爱,该怎么办? / 49

45.家中的老人坚持不佩戴口罩,认为佩戴口罩很奇怪,如何劝说老年人进行必要的防护呢? / 49

第一章

你需要了解的,疫情中常见心理应激症状有哪些?

1.救援医护人员可能会出现哪些心理生理症状? 

医护人员和大家一样,在面对这种疫情时,也会产生心理上的压力。而且直接面对患者,产生的压力可能会更大些。也会有,紧张,担心,害怕,疲劳感,睡眠不好,身体不适感等症状出现。

2.我面对每天增加的病例数字,感到恐慌怎么办?

发达的通讯和网络信息使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变得更方便,更快了。但是,资讯太丰富也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力。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看到数字在不断的变化,感到恐慌也是正常。这些数据也在科学地告诉我们危险还在,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继续做好防控工作。

3.我明明没有感染,为什么心慌、胸闷、出汗甚至发热?

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也会使身体发生相应的“动员”反应。过度的恐慌可以使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和免疫等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以应对生存威胁,这种身体的反应也是本能反应,也可以说是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先不要慌,放松一下,做做运动调整一下,或再咨询更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

4.我为什么隔离在家会不停地怀疑自身被感染?

如果排除有接触感染者的情况,而且也没有明显的症状出现,只是怀疑被感染,多数可能是心理压力造成的。因为面对疫情,身体里的压力激素水平升高,产生各种躯体不适。而且发现这些症状与疫情的描述有相似处,产生一系列“类似被感染”的症状就会增加对自己的是否感染的怀疑。一旦心理压力解除,情绪恢复平稳,症状自然而然消失。

5.我为什么明明知道面对疫情要保持镇静,但总是做不到?

面对重大疫情要想一下子镇静下来,也确实不容易。出现自责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这不是你个人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好多人都会如此。

所以,在重大疫情面前如果你不能保持镇定,感到慌张和紧张,是正常现象,不必自责,你可以调侃自己:“我只不过是生存本能比较发达而已!”经过学习一些简单的自我调节小技巧,绝大部分人是可以调整过来的。

6.为什么医护人员会对隔离区临床工作产生恐惧?

面对危险人们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恐惧,特别是现在疫情严重情况又不能让人很好掌控,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直接面对传染性很强的患者开始时产生紧张恐惧很正常。但是随时间延长恐惧会有减轻。这就像士兵进入战场,但是不知道敌人是谁、躲在何处。这种时候,对于未知的恐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

7.在疫情突然来临时,人们可能有哪些心理反应?

当疫情使人感到生存遭威胁时,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心理反应。

情绪方面:积极的一面是情绪体验会更加敏锐,但压力过大或持续过长时,个体会表现出焦虑、害怕、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者甚至出现惊恐万状、情绪失控、哭泣喊叫等。

思维方面:积极的一面在于能够更加警觉和集中注意力,不让危机之外的事情干扰注意力。但不利的一面是压力过大会使个体的注意力变得狭窄——“选择性注意”,例如只关注和疫情相关的新闻,反复查询和疫情相关的信息,反复和周围人讨论疫情的危险性等。个体还可能会感到记忆力和思考能力下降,或者无法做出决策。有的人会对同一个问题反复思考、犹豫不决,来来回回地想,怎么考虑都放心不下。

行为方面:积极的一面是由于体内有更多肾上腺素和血糖的调动,脑部和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加,短期内个体可以更快地、积极地采取行动。相反也有的人感到惴惴不安、坐立不宁,有的会通过重复行为获得安全感,比如反复洗手、反复测体温、大量进食、咬指甲、抠手皮等,有的不断地囤积食物、水、口罩等用品。此外,也有的人可能表现为发呆、懒散、动作迟钝或逃避等行为。

无论你处于上述的哪一种状态,所有这些心理反应都很自然,并不代表一个人心理脆弱、软弱、胆小或者“怂”。我们只要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就可以尽可能地把这些心理反应调整到可控制的范围内。

8.看到武汉封城、限制出行的信息,我在外地为什么也睡不着?

突然出现的、自身难以应付的环境变化会对人造成心理应激,武汉的封城、限行对于很多人都造成了心理应激,身在武汉以外的群众一方面心系武汉的疫情,另一方面担心自己所在的城市也会如此,所以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慌的情绪,这是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入睡困难是焦虑状态的一种表现,您可以尝试着接受这个现实,认识科学的控制疫情做法,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人“睡不着”的现象会逐渐好转。

9.最近我总是做噩梦——梦见自己感冒了,梦见不让出门了,梦见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在心理应激的情况下,这是常见的一种现象,您只需要稍加调适即可。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您就需要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了。一个人处在应激状态的时候,会出现警觉性增高。而警觉性增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睡眠障碍,变得易惊醒,容易做噩梦。这也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10.我妈妈最近变得非常唠叨,天天说不要出门,不要感冒,不要咳嗽,不要吃鸡,不要抽烟,不要着凉,不要……她的心理肯定有问题了? 

不同的人在面对应激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可能会默不作声,有的人可能会变得很焦躁。家人不停地唠叨,其实也是一种宣泄焦虑情绪的一种方式。耐心听她的唠叨,和她谈谈内心的感受,鼓励妈妈做些她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整天关注关于疫情的消息,可能会逐步好转。

11.外面的疫情这么严重,街上人都没有几个,我女儿成天闹着要找小朋友玩,坐不住,不会是心理问题吧?

小朋友长期待在家里后,改变了她平时的生活作息习惯,她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这是一种正常的表现。您需要耐心地和她解释,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让她明白我们需要短期在家里耐心地等待。在这段不能外出的期间,陪孩子一起做游戏,更多地了解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可以培养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这不一定是心理问题。

12.我最近总是感觉胸闷,呼吸不畅,可能是什么原因?

有生理的原因可能也有心理的原因。如果您近期没有疫区及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史,也没有体温升高,那么可以暂时在家里观察,不必特别紧张,每天量好体温。另一原因,当人焦虑的时候,就会出现以上的这些症状,可能是您在接受了大量的关于疫情的信息后,变得过度紧张,产生了焦虑情绪。这时候您需要做深呼吸来缓解,不必过度地焦虑,要相信疫情会被控制。

13.我最近一看见人多,就会心慌、气短?

这是一种把现实的场景做过度的灾难化的夸大,从而产生心慌、气短等应激反应。在目前的状况下,“人多”在你的意识里也许意味着有可能会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染。你可以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一方面可以缓解你的心慌、气短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感染,利于疫情的控制。在疫情面前,我们需要理智的判断,科学的思考,坚定的信心,必胜的勇气。

14.我有干咳的习惯,一直都不认为是问题,疫情开始之后,我最初是在人多的地方会紧张,现在一出门就紧张,是不是心理出问题了?

在人紧张的时候容易受暗示,也有可能是您过度的紧张引起下意识地咳嗽,此时就要做一些可以缓解紧张情绪的事情。经常干咳有很多种原因,如果只是干咳但没有疫区及新冠肺炎患者史,也没有发热,建议您在疫情过去后做详细的体检,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干咳。您去人多的地方感觉紧张,一方面会和您的咳嗽、怕被别人误会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您怕人多感染有关,目前的疫情情况下,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出门做好防护最重要。

15.我看了疫情新闻,只感觉到紧张和恐怖,却记不住看了什么,也记不住最近做了什么,是不是心理出问题了?

这是正常的现象,人处在应激状态的时候,可能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而记忆力、专注力是认知功能的两个重要方面。在产生应激反应的时候,人体为了调动我们的资源重新分配到重要的器官,如心脏、肌肉,以随时战斗,所以就会把供给大脑的血液减少,从而会产生上述现象。所以您不必过于紧张,放轻松,应激过后您的记忆力和专注力会恢复正常。尽量减少观看疫情新闻的时间,对于缓解您的紧张和恐怖会有帮助。

16.在电视和微信上一线医护人员也悲壮出行,心里觉得很难受,很压抑,而且很多人因为疫情而备受折磨,还有死亡的病例,忍不住要哭泣, 请问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了?

看见周围的人难过,自己也会感觉到难过,这是正常的现象。情绪被感染的程度每个人不一样,有的人比较容易被感染,有的不太容易,因此不能以是否哭泣作为自己正常与否的标准,也不要因为自己哭泣而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如果仅仅是在看到这些场景和信息的时候感到难过,其余时间仍正常生活,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您不仅是在看到这些场景和消息的时候难过,在其余的时间里还表现出厌食、易疲劳、体能下降、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易惊醒)、做噩梦、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恐惧、绝望,这时,您可能需要到专业的机构进行进一步的咨询和治疗了。这种情况通常是在疫情防控人员或者近距离接触灾害场景的人身上才会出现,普通人是很少会出现这种状况的。

17.每天戴口罩,我呼吸都有些难受,还有些干咳。拿掉口罩,又怕被批评或鄙视。闻不到花香,感受不到空气的清新,那种堵和闷的感觉,真的是口罩带来的结果吗?

口罩不是万能的,现阶段没有口罩也是万万不能的。压力下,即使不戴口罩,我们也会闻不到美食的香气,花草之香也会悄无踪影。纯粹从供氧的角度来看,戴不戴口罩确实影响不大,除了肺炎和哮喘病人,闷与堵的感觉更多还是我们的主观体验。有了呼吸道不适的感觉,没有肺炎或哮喘,也是我们的呼吸道感觉敏感性增高了,异物感增强,咳嗽可能增加。降低嗅觉和气道敏感性,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转移注意,就如同视觉一样,

你关注不适的感觉,敏感性就会增加。选择持续关注积极的嗅觉,可能不适的闷与堵就会好转,甚至咳嗽也都减少。拒绝口罩是问题;口罩不分场合都一直戴,也是问题。本质就是对什么敏感的问题,显然戴口罩行为与心理、心态有密切的关系。

18.我们一家三口人都被居家隔离了,大家都食之无味,特别是小孩子。我们认为只能等待解除隔离,压力消除,胃口才能打开,心理不会受到影响了吧?

当我们居家隔离的时候,意味着我们的身体问题并不严重到要住院,甚至没有严重的躯体疾病。小孩子的味觉最敏感,他都食之无味,除了烹饪水平的原因之外,就是压力“堵”住了味觉和食欲了。您可以选择清淡的饮食,尽量保证饮食,当然最重要的是采用自我放松的方式缓解压力,您可以网上查询相关自我放松的方法,试着缓解压力,改善焦虑。

19.怎么判断我的应激反应过度了?

您如果有以下的表现,提示您的应激反应可能过度了:

(1)连续3天或更长时间的睡眠困扰,如入睡困难、多梦、梦魇、早醒等。明显的身体不适感,主要表现为身体紧张、不易放松,食欲不振,尿频、尿急,心慌,坐立不安,多汗,怕冷等。

(2)反复回想与肺炎相关的消息、视频,或脑中不断冒出相关的字眼。

(3)容易受到惊吓,或者不敢看与疾病相关的信息。

(4)反复回忆起过去某个阶段的痛苦经历。

(5)明显的情绪不稳定,紧张、恐惧,或悲伤、抑郁,或容易发脾气。

(6)出现冲动、攻击性、伤害性的言语、行为。

20.在疫情期间过度的心理应激反应有什么危害?

1.影响情绪,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

2.影响行为,出现冲动、伤害性言语和/或行为。

3.影响认知功能,出现注意力、判断力和执行能力的改变。

4.影响身体健康状况,出现原有疾病加重,或发生心身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痛风消化系统溃疡等。

5.影响社会交往、工作状态和家庭生活有可能。当我们出现

严重的应激反应时注意力会发生变化,有的人会感到自己注意力很难转移,只关注疫情相关的内容而忽视了其他危险情况,容易发生意外;有的人会感到自己注意力不能集中,无法专注地学习或工作。我们的判断力,也有可能在应激反应时改变:可能变得冲动、不理智,做出轻率的决定或冲动的行为,变得容易指责他人、容易发脾气等。

21.在疫情期间应激反应会影响我的注意力或者判断力吗?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0217: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应激68问

链接地址:https://www.wenmijiayuan.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422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