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0:您对“组织”足够了解吗?

2021-05-30 09:10:00 141
联系客服提示-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  笔杆子写作神器 - 公文网 - 公文写作网 - 老笔头文库 - 笔杆子公文网 - 老笔头公文写作网 - 笔杆子公文 - 笔杆子之家 - 公文思享文库 - 笔杆子家园 - 公文写作素材 - 公文写作宝 - 笔杆子公文写作网 - 公文材料网站 - 公文写作网 - 新文秘网

什么是组织 

在古代汉语里,“组”的基本意思有两个。一是作为名词,有丝带之意,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使其妻织组。”二是作为动词,有编织之意,如《诗经·鄘风·干旄》:“素丝组之,良马五之。” 

“织”在读zhī时,作为动词,有纺织、编织之意;如《孟子·滕文公上》:“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此外,织在读zhì时,通“帜”,为旗帜之意。 

“组织”在古代一般作为动词使用,主要有三种意思。一是纺织,如陆游《夫人孙氏墓志铭》:“凡组织缝纫烹饪调絮之事,非出其手,舅姑弗悦。”二是组词造句、写作,如《文心雕龙·原道》:“雕琢性情,组织辞令。”三是构陷、罗织罪名,如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组织”作为动词,指安排分散的人或事物,使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或整体性;作为名词,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 

在党政机关工作和法律法规中,“组织”更是经常出现的关键词,甚至在同一条款中还出现了不同意思的“组织”。如《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选举单位按照分配的名额,组织所辖党组织从党支部开始推荐提名”,这里的两处“组织”分别是动词和名词。 

作为动词的组织 

一是统筹、负责、管理之意。这个意义上的用法,多次出现在法律、党内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类文件中,其主体既包括集体,也可以是个人,而组织的对象则是相对宏观、抽象的事务或工作。 

主体是集体的,一般强调职责作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以及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又如,《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要求:“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审议把关作用。” 

主体是个人的,往往强调能力素质。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七条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规定中,就包括“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0530:您对“组织”足够了解吗?

链接地址:https://www.wenmijiayuan.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533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