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融渠江水永忆宕渠情
——苟小莉同志离任讲话
2020年6月22日
根据省委的安排,我不再担任渠县县委书记。原本计划在全县脱贫攻坚大会上与大家道个别,但因工作原因,没能如期参加。今天,我专程回渠交接工作。此时此刻,离情别意。我在渠县工作了9年零3个月时间,算起来有3300多个日子。今天到了和大家说声再见的时候了。这里,我想讲三句话:
第一句话:回忆,是我致敬过往岁月最醇香的一杯酒
若有岁月可回头,且敬往事一杯酒。过去的岁月,我们站位全局、汲取众智、民主决策,绘就了发展振兴的美好蓝图。特别是县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先后提出“建设‘三个强县’,到2020年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作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渠县“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优化确立了“三个定位”的奋斗目标;吹响了“冲刺700亿、建设双70”,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先行区、川渝地区产业承接发展示范县、川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争当达州“创副”排头兵的冲锋号角。这10年,我们始终紧盯方向、久久为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先后荣获国省殊荣40余项,承办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等国省市现场会27次,特别还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笔批示,在更高平台唱响了渠县声音、展示了渠县形象、扩大了渠县影响。每一个数据的背后,都印证着大家的激情与汗水,这不是兴之所至的“偶然”,而是天道酬勤的“必然”。
对我个人来讲,在渠工作的近10年,既是一个沉淀的时间刻度,更是与大家战斗的一帧帧记忆。还记得,2010年“7.18”渠县遭受了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的洪涝灾害,渠县人民还没有喘过气来,2011年“9.18”更大的洪灾又向我们袭来。面对洪水肆虐,我们化危为机、昼夜奋战,走上了“由重建到振兴”的涅槃之路,成功创建为“全省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县”。2013年我们经历了“9·15”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现在回忆起来历历在目,这次重大事故在我个人和渠县干部的心灵上都深深的刻下了“生命至上”的烙印,我们举一反三、刮骨疗伤,为国省层面解决“九龙治水”的难题提供了方案。2015年,我们依法稳妥处置嘉隆国际、“两类公司”、渠汇路二标段等一系列涉众、涉法、涉稳重大信访问题,为渠县新一轮的改革发展创造了好的条件。2014年以来,我们“宁脱几层皮,不丢一张脸,宁掉几斤肉,不输一口气”,在渠县的每一寸土地上,倾注感情、洒满汗水,先后接受了10余次国省大考,连续4年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今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双向发力”,确保了“两线作战、两线全胜”。正是因为有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意志,才有了“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收获,谱写了荡气回肠的发展“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