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6:关于新冠肺炎你应该知道的99条科学信息

2020-02-16 09:10:00 133
联系客服提示-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  笔杆子写作神器 - 公文网 - 公文写作网 - 老笔头文库 - 笔杆子公文网 - 老笔头公文写作网 - 笔杆子公文 - 笔杆子之家 - 公文思享文库 - 笔杆子家园 - 公文写作素材 - 公文写作宝 - 笔杆子公文写作网 - 公文材料网站 - 公文写作网 - 新文秘网

目录

关于新冠肺炎,你应该知道的99条科学信息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梯安全防控的安全提示...............................9

公众预防指南之一:新冠肺炎通用预防指南.................................12

公众预防指南之二:有疾病流行地区居住旅行史人员新冠肺炎预防指南...........14

公众预防指南之三:家庭新冠肺炎预防指南.................................16

公众预防指南之四:公共场所新冠肺炎预防指南.............................18

公众预防指南之五:公共交通工具新冠肺炎预防指南..........................19

公众预防指南之六: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居家医学观察指南......................20

关于新冠肺炎,你应该知道的99条科学信息

1.现在疫情进入比较严峻复杂的时期,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

   2.疫情1周或10天左右达到高峰,不会大规模增加。

   3.根据近期的临床资料看,病毒的传播力似乎有所增强。

   4.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源尚未找到。

   5.目前还没发现病毒发生变异。

   6.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同源性达85%。

   7.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狡猾”。因为这病毒我们还不完全清楚在哪儿,可能还有很多轻症的,跟一般的感冒差不多。

   8.潜伏期一般3-7天,最短1天,最长不超过14天。

   9.10到14天是一个很好的隔离观察期。

   10.现在看,超级传播者还没出现。

   11.应对疫情要抓住两个要害,一是早发现,一是早隔离。

   12.疑似病例既然已经报告、隔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还不知道的隐形感染者,因此要严格防控。

   13.不能排除疫情下沉到青少年的可能,现在还是应该立足于防。

   14.发热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

   15.新型冠状病毒在潜伏期没有任何典型症状的时候已具备传染性。

   16.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17.传染源目前所见主要是新冠肺炎患者。

   18.主要是通过近距离的飞沫传播。

   19.可能会通过接触传播。

   20.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

   21.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1周后恢复。

   22.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23.平静状态下超过37.3℃,可以判断为发热。

   24.若体温低于38℃,建议居家隔离,密切观察症状变化,根据说明书可以服用布洛芬等药物。

   25.如自觉严重,先去社区医院就诊。

   26.若体温超过38℃,前往发热门诊。

   27.无明显发热,但全身酸胀、腹痛腹泻,轻症隔离,重症就医。

   28.如出现发热伴有胸闷不适者,应保持高度警惕,尽早就医。

   29.曾接触过可疑病人,但目前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建议居家隔离观察14天,主要监测体温的变化状况。

   30.密切接触者居家观察时住单人房间,拒绝一切探访。

   31.居家隔离时,保持正常生活规律,适当休息、充足睡眠。

   32.可酌情选择居家可做的锻炼,减轻焦虑、保持好的心态。

   33.阅读可缓解压力、转移注意力。

   34.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尽量控制不超过一个小时。

   35.听古典音乐或轻音乐等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助于保持情绪稳定。

   36.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

   37.轻症患者治愈后几乎不会留下后遗症,短期内不会造成二次传播。

   38.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39.儿童患者相对较少,可能是因为家长对儿童的保护措施好于成人,也与儿童免疫力比较低,容易感冒,形成抗体和交叉免疫有关。

   40.易感性低不等于不会感染,目前确诊的患者包括两岁的儿童,甚至9个月大的婴儿,婴幼儿的防疫工作不能放松。

   41.这次疫情与传统流感季迭加,家长要理性评估儿童发热症状,避免盲目送医导致交叉感染。

   42.儿童应当在假期中注意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不要暴饮暴食,大一点的孩子不建议睡得很晚。

   43.对3岁以下的孩子,不一定推荐戴口罩,建议通过减少外出来加强防护。

   44.对一般人来说,只要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和人保持一米安全距离,外出时戴口罩,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就已经能够防护。

   45.只要正确佩戴合格口罩,一个就能达到防护效果。

   46.一些棉布的、棉纱的口罩,保暖效果确实是好,但是不能防病毒。

   47.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浅色朝里,深色朝外,金属条朝上。

   48.佩戴医用防护口罩,鼻夹向外,拉住耳带,确保鼻夹向上。

   49.医用外科口罩虽然薄,但能够有效阻挡病毒入侵。

   50.日常防护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就好,N95口罩防病效果更好,但透气性较差,不适合长时间佩戴。

   51.口罩有没有呼吸阀都不影响对佩戴者的保护。

   52.在家自制口罩不太靠谱。

   53.如无发热或流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口罩可以重复使用,但最好不超过半天。

   54.如口罩变得潮湿或被分泌物污染,必须立即换掉。

   55.在摘掉口罩时,要尽量避免触碰口罩的外表面。

   56.不要随便触碰别人使用过的口罩,因为可能会交叉感染。

   57.处理戴过的口罩,用开水烫、焚烧、剪碎后扔掉,都是不推荐的方法。

   58.用过的口罩不要随便放置,直接放到包里、衣服兜等处有可能持续感染。

   59.对于普通民众,因风险较低,使用过的口罩可以直接丢入垃圾桶。

   60.对于疑似患有传染病的民众,应在就诊或接受调查处置时,将使用过的口罩交给相应工作人员,作为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61.处理完口罩后,记得及时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62.医务人员会接触污染物,所以要戴手套。在外环境中,普通人接触的病毒量是有限的,勤洗手就可以了。

   63.上厕所之后、吃东西之前、接触宠物之后、外出归来,必须洗手。

   64.洗手要用流动的水,让香皂或洗手液充分揉搓,不少于20秒。

   65.如果出门没有条件洗手,可使用免洗洗手液。

   66.毛巾尽量一天一洗,床单、被子和衣物勤换洗,有条件时高温烘干。

   67.水杯、茶杯、餐具等使用过后应该随时消毒,可用消毒柜或沸水煮水15分钟,消毒后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

   68.吃大蒜胜过杀病毒的口腔药物?假的!缺乏科学依据和临床实验证据。

   69.鼻孔涂香油阻止不了病毒进入身体。

   70.吃香蕉不会得新冠肺炎。病毒来源于动物,香蕉不是宿主。

   71.喝白酒不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

   72.泡温泉、蒸桑拿等方式对消灭病毒毫无作用。

   73.熏醋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作用微乎其微。而且醋酸挥发到房间后,可能对人体的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

   74.VC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也没有抵抗病毒的作用。

   75.吸烟可以预防病毒是从非典时期就存在的谣言。

   76.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抗流感药物如阿比多尔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预防作用。

   77.目前尚无任何研究结果提示盐水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

   78.佩戴护目镜是对直接和病人接触的医生的防护建议,普通人出门没必要戴,不必抢购护目镜。

   79.中国疾控中心开始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目前已成功分离病毒。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0216:关于新冠肺炎你应该知道的99条科学信息

链接地址:https://www.wenmijiayuan.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421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