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望与重托,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擘画了新的蓝图。两会期间,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受到了广泛关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决策部署,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深入学习两会精神,结合我市教育工作实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面我谈几点学习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深悟两会教育精神,明确教育发展新方向
今年全国两会对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政策要点,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两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两会强调要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差距,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这要求我们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偏远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等举措,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例如,持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确保农村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同时,要关注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加强对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等的关爱和帮扶,保障他们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二)提升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两会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我们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在课程设置上,要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科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例如,加强科学教育、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开设科技创新课程、艺术欣赏课程和劳动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劳动意识。同时,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改变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两会强调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要求我们教育部门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培养一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
二、审视教育工作现状,剖析现存问题与挑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xx%,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xx%,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xx%;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新建、改扩建了一批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各类竞赛和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资源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学校和偏远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部分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依然存在,学位供给不足。例如,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陈旧,多媒体教室配备不足,实验室器材短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优秀教师向城区学校流动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农村学校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二)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仍然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做法,导致学校和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学业负担,也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例如,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成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重要依据,导致学校和教师为了追求高分数,过度进行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
(三)师资队伍建设面临困境。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师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导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例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启发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往往与教学成绩挂钩,忽视了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教育科研成果,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工作积极性。
(四)学生全面发展存在不足。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部分学校对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重视不够,存在“重智轻德”“重智轻体”“重智轻美”“重智轻劳”的现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足,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例如,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体育课程被占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美育课程开设不足,学生的审美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薄弱。文秘家园(www.wenmijiayuan.co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