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2:纪委书记在严守党纪党规专题组织生活会上的发言

2020-08-02 09:10:00 134
联系客服提示-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  笔杆子写作神器 - 公文网 - 公文写作网 - 老笔头文库 - 笔杆子公文网 - 老笔头公文写作网 - 笔杆子公文 - 笔杆子之家 - 公文思享文库 - 笔杆子家园 - 公文写作素材 - 公文写作宝 - 笔杆子公文写作网 - 公文材料网站 - 公文写作网 - 新文秘网

——在严守党纪党规专题组织生活会上的发言

明太祖朱元璋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可圈可点可赞的人。他从一名放牛娃、死了双亲没钱埋的可怜娃,经过自己奋斗而一统江山,成了明朝开国皇帝。得了天下后,有感于历史上多次宦官乱政的教训,他特地立了块铁牌在宫门口。上面铸了11个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他还规定,内臣不许识字,外臣不许和内臣有公文来往。

然而,明朝的历史,最终却被宫门口这块铁牌给嘲笑了。宦官乱政,在中国历史上来说,除了东汉后,我看就是明朝了。史书记载留下的人物故事,应该是明朝最多,足见宦官对大明王朝祸害之深。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等,最近十多年来的影视剧,述说大明王朝的接二连三,一说大明王朝就离不开宦官专权、宦官乱政,从朱棣后的历代明朝皇帝们手上超过任何一个朝代,成了明朝衰败的致命伤。王振、曹吉祥、刘瑾、汪直,还有臭名昭著的魏忠贤……

朱元璋立这块铁牌为何事与愿违?答案当然还得从他自身找起。原来,最先破坏这个规矩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朱元璋历下这个规矩没多久,自己就率先带头破了这个规矩,派宦官聂庆童去甘肃河州“敕谕茶马”,就是奉皇上旨意去监督,也就是钦差大臣。宦官不但干预了政事,还是大权在握,实属可笑。因为这些原因,宫门口的这块铁牌在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朱棣的眼里就没威信了。他当权后,毫不客气继续破例,不但一再派遣宦官出使外国,还任命宦官当“监军”。越往后,朱家子孙违规越厉害:仁宗任命宦官当“方面大员”,宣宗令大学士教宦官识字,英宗对王振唯命是从,武宗让刘瑾“替”他当皇帝……明朝中后期,有好几个皇帝的“威望”还比不上他们的司礼太监,特别是崇祯帝时候的“监军”,害死了多少国之良将,一看到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杨嗣昌、洪承畴等等,还有东林党,就来气。何原因?宦官!

我们现在倡导并且逐步步入法治国家。在依法治国的征途上,有句至理名言:有法不依不如无法。联系到朱元璋的“铁牌效应”,这个说法确实正确。如果朱元璋不立这块铁牌,明朝的宦官们可能还不至于如此放肆!皇帝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久而久之,君臣对这个所谓的“法”就不当回事。我们有个不成定律的定律:禁止的,如果不严格禁止,好多人很有可能反过来蔑视它、践踏它了。一棵果树下立了个“不准摘果”的禁令牌,人们起初唯恐受罚而遵守禁令。可后来,大家发现禁令牌乃虚设,根本没人管这事,结果,人们都抢着摘果,末了还要朝那曾经骗过自己的禁令牌狠狠地踹上一脚!比如做早操,我们要求所有人员必须要按时认真做,否则要通报。但是,请问我们的领导班子做了没有?既然领导班子都不做,那么我建议至少取消通报这个要求,不要自欺欺人,也不要自我丢人!通报下来,谁服气?我今早就专门看了,我们有几个人做操?这里面有人却是忙,有人确实是领导都不做,为啥要我做的赌气!其实他也知道,做操时为了自己好,但是就是为了赌气,觉得这个制度不公平,我就对着干。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0802:纪委书记在严守党纪党规专题组织生活会上的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wenmijiayuan.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17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