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上的报告:追求卓越勇争一流奋力谱写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2025-03-20 09:40:20 130
联系客服提示-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  笔杆子写作神器 - 公文网 - 公文写作网 - 老笔头文库 - 笔杆子公文网 - 老笔头公文写作网 - 笔杆子公文 - 笔杆子之家 - 公文思享文库 - 笔杆子家园 - 公文写作素材 - 公文写作宝 - 笔杆子公文写作网 - 公文材料网站 - 公文写作网 - 新文秘网

校长在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上的报告

一、2024年学校主要工作回顾

2024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X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努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校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坚持深化改革,内部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1.校内综合改革全面深化。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制定实施《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的意见〉的若干措施》。深入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评估,优化调整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推进落实5个方面23项改革举措。创新开展中层单位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聚焦考增量、考增速、考人均、考突破,建立一票得优一票否决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新进人员预聘——长聘制管理,完善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退休人员返聘、兼职教师管理等工作机制。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实行预算项目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扩大社会参与,召开校友总会理事会一届二次会议暨第二届校友工作研讨会,完成教育发展基金会换届。

2.法治工作富有成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法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获评首批X依法治校示范校。完善法律风险防控举措,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重点领域法治体检,健全涉法涉诉案件报告制度。持续提升师生法治素养,加强校园普法宣传,举办校园法治文化节等宣传活动,获批X省法学实践教学基地,获得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总决赛一等奖,实现该项赛事成绩新的突破。

3.校区特色发展步伐加快。泰安校区系统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开展五大基地建设方案实施情况和经费绩效考核自评,推进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转建升级,改造教学矿井、国际交流中心,实习实训、高端培训等条件设施持续改善,校园布局和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济南校区深入推进三大功能区建设,进一步规范斯威本学院教学管理,成立中澳智能制造联合研究院,完成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建设,建成以三大功能区展厅为主体的嵙友泉城会客厅。学校异地校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获评X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

(二)坚持强基筑峰,学科整体实力持续攀升

1.高水平学科建设初见成效。大力推进X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立项一流学科建设揭榜挂帅项目123项。顺利完成X省高水平学科和青岛市重点学科年度绩效评估。在2024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15个学科上榜,矿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在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系统科学等3个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10位,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全国第5位。

2.现代学科体系加快构建。加快构建安全引领、行业特色、信息支撑的学科集群,学位点建设取得新突破,获批资源与环境专业博士学位点,新增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网络空间安全、数字经济、国际中文教育3个硕士学位点。优化学科布局,撤销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一级学科,调整增列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硕士一级学科,自主设置集成电路器件与集成系统博士交叉学科和极端条件探测技术博士二级学科,强工、厚理、精文的学科体系日臻完善。认真开展学位点评估,14个学位点通过教育部专项合格评估,1个学位点通过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考核,8个学位点通过教育部周期性合格评估专家论证。

(三)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增强

1.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持续推动三全育人暨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校建设,组织开展三全育人优秀案例宣传展示。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获批省级思政金课2门,获全省学校思政课教学比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评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门、示范课堂17个,选树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0个、优秀教师15人。精耕网络思政,获评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1人获评X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1人获评X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2.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优化本科专业布局,新增2个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停招2个专业,撤销5个专业;本科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录取本科生7241人,42个专业录取最低位次列省属高校第1位。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强化研究生联合培养,获批联合培养专项招生计划262人,获批首批X省卓越工程师学院。授予78人博士学位、2599人硕士学位,录取研究生3614人,在校研究生达11295人。召开第22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扎实推进审核评估整改,完成202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建X能源班,获批省级未来技术学院1个、专业特色学院3个、现代产业学院1个,获批X省普通本科高校重点领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4个、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7个。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加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丰富数字化实训教学资源,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6个。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灵班)专业入选X省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名单,学校通过国际海道测量师A级资质认证,加强5个微专业建设,开设涉外法治等3个特色班。

3.教学基本建设持续强化。加强一流课程建设,获批X省一流本科课程35门,开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383门、非语言类全外文授课课程313门。加强研究生教学资源建设,引进国际化课程40门。培育高水平教材,完善教材管理制度,引进数字教材管理平台,立项高质量教材培育项目35项。评选本科教学成果奖100项、研究生教学成果奖50项,获全国煤炭行业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立项群星计划项目76项,获批X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教研教改项目45项,新增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3项。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比赛奖项39项,X省教学竞赛类优秀组织奖2项。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新聘博士生导师130人、硕士生导师313人。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教学团队1个,1人获全国煤炭行业教学名师5人获X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4.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提高素质教育平台建设质量,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开设《大学人文》系列课程,规范劳动实践课程管理,推进山科劳育品牌建设。加强体育工作,开展大型校园体育活动18项,在X省第十七届大运会篮球、足球、田径等项目中夺得冠军,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5.27%。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全国性学科竞赛奖项829项,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列全国第18位、X省属高校第1位;获批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119项,列全省高校第1位。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组建研究生工程师小队71支,立项研究生科研项目2400余项,研究生首位发表高水平论文2400余篇,授权专利210余项。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获评X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心理生态圈”“科技赋能心理防护伞工作模式。实施E资助育人新模式,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升级。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强化就业价值引领,遴选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52名,获批X省首批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建设试点;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90.41%,本科生深造率达到40.89%,在X省高校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分类评价中获评绿灯先进高校。规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管理,举办高端培训班42期。

(四)坚持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1.高层次人才引育取得突破。全职引进发达国家院士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4人,引育国家级青年人才4人,2人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长江学者讲席学者5人、泰山学者系列人才工程19人;入选X省外专双百计划专家2人、博士后海外专项2人、香江学者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5人。纳入山海英才工程24人、菁英计划43人。成功举办第三届山海泉青年学者泰山国际论坛。学校获评X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2.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完善山海英才工程”“菁英计划、博士后管理、教师访学管理等制度,进一步激发师资队伍活力。招聘青年博士93人,其中30人具有海外教育背景、40人具有工程和实践背景,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达到71.2%。招收博士后123人,同比增长56%,获批博士后资助项目总金额同比增长62%。组织50名教师赴国(境)内外高校访学,选派63名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做好岗位管理和聘用工作,聘任专业技术岗位378人。

3.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深化。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系列活动,举办青年教师暑期研修和师德师风专题网络培训。评选表彰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1人获评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评X省优秀教师1个教师团队获评齐鲁最美教师(团队)1人入选X大道师者·4040宣传展播人物。

(五)坚持创新驱动,科研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1.有组织科研初见成效。创新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实现突破,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首位获批X省智能感知与自主控制重点实验室等省重点实验室11个,参与建设省重点实验室5个;获批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实现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突破;数智化储能与安全运行X省工程研究中心通过省发展改革委认定。加强区域国别研究,2个研究机构入选X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1项,首位获X省科技奖12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3项,签订自然科学类500万元以上科研项目18项,同比增长157%;签订人文社科类50万元以上科研项目7项。

2.科研创新活力有效激发。加强重大科技项目和标志性科研成果培育,科研立项2053项,计划与合同经费达7.32亿元,实到经费4.86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高水平科研成果持续产出,发表ESI高被引论文372篇、热点论文2篇、人文社科类权威期刊论文13篇,出版高水平著作32部。产出智库成果24项,其中获得正省级领导批示1项,副省级领导批示10项,实现智库建设新突破。1人获评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2人入选X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获煤炭青年科技奖,2人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20个团队入选X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计划。加强学校学术期刊建设,自然科学版入选中文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版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JournalofIndustrialSafety》首期全球出版发布。

3.社会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在服务国家海洋战略、极地战略中主动作为,获得林武书记肯定性批示。深化校地合作,与潍坊、东营等10个市县区深入合作,共建东营技术研究院等3个校地成果转化平台,新建无锡、苏州等4个技术转移分中心;与中国(X)自贸区青岛片区全面合作,共建高端装备产业创新研究院,与西海岸新区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灵珠山)示范基地,X科技大学创新经济圈建设深入推进。深化科教融汇,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X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等24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共建智慧航道研究院、青岛海洋法治研究院等;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开展紧密战略合作,服务能源行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与中国铁建重工、X省交通运输集团等100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X数字经济研究基地、智能运维实验室等。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2家。优化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年度授权专利1095件,其中发明专利821件,签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31项,其中千万级项目1项,合同经费6016万元,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集体一等奖。全面推进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智能制造概念验证中心获得青岛市首批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平台备案并在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

(六)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合作全面深化

1.国际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赴北非、南美、欧亚及大洋洲8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交流访问,签署合作协议、谅解备忘录18项;拓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成为中国(X——古巴教育国际合作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在新西兰设立学校首个海外教育交流基地,与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办学项目深入推进;与上合示范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成立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与白俄罗斯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合作意向协议纳入中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纪要。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举办国际和双边学术会议8场次。

2.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大。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联合培养、短期交流项目,新增国外合作院校21所。鼓励支持学生赴国(境)外访学交流,275人赴国(境)外攻读学位、参加学术会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录取12人。打造留学科大品牌,承办世界交通运输大会2024国际学生论坛。

3.教师队伍国际化进一步提速。加大高水平外籍教师引进力度,学校在聘外籍专家达134人,2人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加强教师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完善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管理制度,国家留学基金委和省政府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录取8人,140余人次赴国(境)外访学研修、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等。文稿铺网(www.wengaopu.com)收集整理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校长在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上的报告:追求卓越勇争一流奋力谱写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链接地址:https://www.wenmijiayuan.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1675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