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在“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蓄势待发的关键节点,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为国家发展锚定方向,也为街道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作为街道干部,深入学习两会精神后,我深感责任重大,对街道工作有了全新的思考与深刻的感悟,决心从民生服务、经济助力、基层治理三个维度全面发力,推动街道工作迈向新台阶。
一、聚焦民生,提升服务温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是两会圧旳的核心议题,也是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乎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指数。一是精准就业帮扶。当前就业形势严峻,部分居民就业困难。街道应主动出击,搭建企业与居民的沟通桥梁。一方面,与周边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定期收集岗位信息,详细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另一方面,针对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如组织计算机技能培训,帮助中年失业人员掌握办公软件操作,提升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开展创业培训,为有创业意向的居民提供政策解读、项目策划等服务,助力他们实现创业梦想。同时,定期组织招聘会,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切实解决就业难题。二是推动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均衡是街道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要密切关注辖区内学校建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改善教学设施,缩小校际差距。组织志愿者开展课外辅导活动,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学业帮助,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联合社区和学校举办家长教育讲座,提升家长教育意识,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教育氛围,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三是优化医疗保障。医疗保障关乎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街道可组织医疗团队进社区,定期开展义诊活动和健康讲座,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意识。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医疗设施,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医疗服务,解决他们就医不便的问题,切实保障居民的健康权益。四是完善养老服务。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服务成为街道工作的重要课题。街道要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建立社区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选择。组织志愿者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服务,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开展老年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让他们安享晚年,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