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综合医改试点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启动会议上的讲话
刚才省卫计委X组长讲了很重要的意见,X同志部署了全市医改工作,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论述卫生与健康,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去年4月,在中央深改组第11次会议上指出,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要把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今年8月20日,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讲,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鞭辟入里,从战略和全局高度阐述了卫生与健康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方针和目标。尤其是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目前我们国家只有教育和人民健康从总体上被提高到“优先发展”的地位,体现了这两项事业的极端重要性,也标志着国家发展目标导向的重要转变。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把推进医改作为落实人民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增强抓改革、惠民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攻坚克难、担当实干的决心和信心,自觉把医改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医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先行试点、逐步深入。X年新一轮医改以来,我们突出问题导向,加大投入,创新制度,在全市推行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切入点的基层综合改革,由此带动了政府兜底保障和编制、人事、绩效、分配等多项改革,X年建立了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运行机制,取得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成效。一是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在破除“以药补医”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二是出台健康扶贫办法,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民基本医保水平稳步提高;三是积极探索组建医疗联合体,促进医疗卫生服务重心下移;X县3+2+1服务模式、责任医师团队的“茨沟模式”获得中、省肯定。
成绩来之不易,但改革中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医疗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优质资源供不应求,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庭冷落;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高层次人才尤为紧缺;医保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联动性不强、统筹不够;药价虚高、药品回扣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同时,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建立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等方面任重道远;全市高血压患者达到16.9万人,糖尿病患者3.2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县份的人口。这些问题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改革创新的办法和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看病就医,医改既是重点改革任务,更是重大民生工程。改革的过程就是利益调整的过程,必须坚定让群众得实惠的根本取向,不管改革难度有多大,艰巨性和复杂性有多大,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要突出问题导向,用改革的办法补短板、强基层、建机制;坚持目标导向,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中心,用创新的举措增强医疗卫生保障能力,让老百姓平时少得病、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钱,推动形成让群众得实惠的医改新模式、新经验。要强化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理念,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加快构建基层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让老百姓从出生到年老都享有优质的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健身锻炼、健康促进等健康管理服务,让社区“小地方”也能解决群众健康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