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务虚会 年度总结 生活会 党课 对照检查 述职 心得体会
登录 注册
【写材料用典】于安思危,于治忧乱
【例文】于安思危,于治忧乱,蕴含着对安危、治乱、兴衰等辩证关系的深刻洞察。中华民族是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先贤身上往往有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即朝乾夕惕、忧患系心。《诗经·豳风·鸱鸮》载:“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孔子对此诗高度赞誉:“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认为作此诗者深谙治国理政之道,饱含危机意识。(中国纪检监察报《于安思危 于治忧乱》)
【典故】出自代魏源《默觚·学篇七》,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不疾痛,不知无病之福;故君子于安思危,于治忧乱。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写材料用典】于安思危,于治忧乱
链接地址:https://www.wenmijiayuan.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1445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