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研究报告

2025-02-24 18:50:04 128
联系客服提示-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  笔杆子写作神器 - 公文网 - 公文写作网 - 老笔头文库 - 笔杆子公文网 - 老笔头公文写作网 - 笔杆子公文 - 笔杆子之家 - 公文思享文库 - 笔杆子家园 - 公文写作素材 - 公文写作宝 - 笔杆子公文写作网 - 公文材料网站 - 公文写作网 - 新文秘网

党委书记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研究报告

治理之道,重在基层。近年来,我国基层治理在“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理念引领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社会利益结构深刻调整,基层治理中仍存在不少亟待关注的问题,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探索高质量推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路径。

一、目前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社会主要矛盾

(一)条块各自为政,协同不畅,问题解决不及时

当前城市治理体系当中,街道处在基层工作前沿,是问题发现的眼睛,具有便于就地就近进行日常巡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优势,但由于执法权责不清以及执法力量、经验不足等原因,难以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的处置,特别是在面对涉及安全生产、违章建设、环境污染等较严重违法行为,难以自行处置。区县部门掌握处罚、强制等行政执法权,在接到举报后,虽然竭力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却经常无功而返。这就导致基层社会治理中多呈现“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局面,基层社会治理出现薄弱环节。

(二)过分强调属地管理责任,基层压力大

当前城市管理十分强调属地责任,街道承担的职责日益增多,但在某些工作中,出现了“过度属地化”问题,造成基层不堪重负、干部群众反映强烈。街道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法律规定绝大多数行政职权只能由区县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行使,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街道与区县职能部门之间存在职责边界不清责任主体不明确,分工不合理等问题。同时基层人员力量不足,专业技术匮乏,难以行使与之匹配的管理任务,一旦出现问题,属地就会成为问责重点。

(三)基层社会治理协同度不高,多元主体参与度低

一是跨部门联合执法难度大,效率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跨部门联合执法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各职能部门处于独立的垂管体系,较难组织联合执法。特别是法律规范对某些方面的具体问题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出现职权交叉和职权冲突时,往往使得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纠正。二是居民社会治理参与度不高。基层社会治理通常以村(居)工作人员为主,居民往往由于参与意识缺失、参与渠道匮乏等原因而缺乏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当前居民参与多以个体化参与为主,尚未形成规范化、程序化的长效参与机制,居民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作用发挥不足。三是多元主体作用未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机构、慈善组织等社会化团体组织和自治组织的作用未发挥,群众动员、引导、组织和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基层共建共治共享、多元主体有效协同的社会治理格局尚未形成。

二、基层社会治理亮点做法

(一)发挥党建引领龙头作用,提高工作系统性

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工作创新,助推基层治理到底到边。一是整合基层党建治理资源,将党建工作由“内循环”转为“外循环”,不断盘活各领域人、才、物优势资源,树立“一盘棋”思维,打破“孤岛”,提高对基层自治组织、基层社会组织等其他组织的领导能力,使各类组织在基层党组织的有效领导和引领下,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二是创新党组织功能,针对新业态新就业人群不断涌现的实际,突破“街道社区党建”的局限,消除工作空白点,扩大对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互联网业等城市新区域新领域新行业新群体的党建全覆盖。三是提高基层治理的精准度和直达性,结合城市服务治理需求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需要,进一步丰富服务载体,把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创新干部抓基层党建的考评机制,向群众公布责任清单、权力清单,探索多主体、多向度的考评模式。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委书记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wenmijiayuan.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1363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