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硬担当践行X的初心使命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今天,我想围绕“担当”一词,以“用过硬担当践行XX人的初心使命”为题,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
什么是“担当”?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勇于接受,并承担起责任。《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接受并负起责任”;《辞海》的解释是“担负;承当”。想起“担当”一词,我就会想我们在中学时学过的鲁迅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那句话是:“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觉得,这就是担当最好的解释。我觉得,XX人的担当,就是要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
一、担当彰显责任。美国前总统林肯说,“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这是从担当的责任角度来理解的。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在答记者问时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4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今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时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其治国理政价值理念的宣誓。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放管服”改革等新形势、新任务,可以说是正处在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这更需要我们XX人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强化担当,开拓进取,共同创造XX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