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谋篇让文章深邃有魂

2024-02-18 10:00:01 147
联系客服提示-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  笔杆子写作神器 - 公文网 - 公文写作网 - 老笔头文库 - 笔杆子公文网 - 老笔头公文写作网 - 笔杆子公文 - 笔杆子之家 - 公文思享文库 - 笔杆子家园 - 公文写作素材 - 公文写作宝 - 笔杆子公文写作网 - 公文材料网站 - 公文写作网 - 新文秘网

“九点”谋篇让文章深邃有魂

胸中统有千军万马,下笔必能神采飞扬。起草机关综合文稿,谋篇驭文的关键在于系统掌握和深度吸收一批高质量的资料素材,在此基础上“接天线”“接地气”,方能独具匠心,推陈出新。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九点”谋篇法,以起草公园城市建设方面的文稿为例,与大家交流。

一是搞清楚“原点”。即这个主题的发生背景是什么。比如公园城市这个主题,2018年2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四川视察,在天府新区调研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全新理念和城市发展新范式,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同年4月2日,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此后,各地对“公园城市”这一新生事物的热情迅速升温,纷纷以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为引领,在持续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积极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二是搞清楚“起点”。即这个主题在国内的起源、演变及兴替得失。比如,从公园发展来看,公共园林缘起于唐宋,主要是基于自然景观而形成的公共游览地、寺观园林和与宗祠相结合的乡村园林。近代以来,随着租界公园的产生及皇家园林向公众开放,城市公园概念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公园建设获得了极大发展,当下已成为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重要空间载体。公园从为特殊阶层服务逐步转向为为广大百姓服务。从“城市+公园”发展来看,古代城市建设有园林、缺公园,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城市建设有公园、无系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园林建设有系统、非引领,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十几年园林建设有引领、非融合,进入新时代追求公园与城市多层次、多维度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

三是搞清楚“始点”。即这个主题在世界的起源、演变及兴替得失。比如,从延续千年的世界造园史来看,国内国外一样,古代园林都是皇室贵戚、富商豪门所有,与平民无关,但这并不能阻止古代城市平民追寻自己的游憩空间。古希腊人在体育场周围设置了向公众开放的绿色区域。古罗马一些城市的广场或墓园则允许平民休憩。我国唐代白居易在刺史任内主持西湖改造,西湖因此成为市民休闲的乐土。古代这些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就是城市公园的雏形。17世纪后,随着民主思想的进步,欧洲许多原属于皇家贵族的私家园林逐渐向市民开放,如英国的肯辛顿公园等。国外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的发展历史,不过短短的一百多年。

四是搞清楚“源点”。即从300万年人类历史之人性本源、从五千年中华文明之民族精神、从两千多年前《易经》等文化遗产中的内涵及大道之源、从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来寻找这个主题的思想依据。比如,公园城市理念蕴含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价值。“天人合一”为《易经》哲学思想,强调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园城市理念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马克思将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紧密地结合起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和谐的社会有机体寓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之中。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九点”谋篇让文章深邃有魂

链接地址:https://www.wenmijiayuan.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6225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