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财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财政目标任务,聚焦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加大国资国企改革力度,推动经济运行向稳向好,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现将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24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是进一步强化收入质量管理,坚持加强对支柱产业、关键企业、重要税源监控,同时持续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工作,保证财政收入量稳质优。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0.61%,其中税收收入XX亿元,占比70.94%,非税收入XX亿元,占比29.06%,预计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显著提高收入质量。二是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加快支出进度,完善资金分配和使用机制,重点保障“三保”支出,全力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X亿元,其中,教育、卫健、社会保障、城乡社区、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支出XX亿元,占支出总额的84.2%。
一是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合力。率先在全市组建区级金融服务站,邀请包括银行、保险、担保、证券、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参与建站,邀请徽商银行等14家金融机构152名同志担任金融顾问,各乡镇街道、XX经开区的104名同志担任宣导员,主动下沉服务,切实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二是有效发挥综合协调职能。积极组织辖区载体及金融机构常态化开展“五进”走访活动,发挥网格员力量,实地走访摸排企业融资需求,有效提升银企对接的精准度、实效性。活动开展以来共走访企业及个体工商户 9986户,“一级活跃度市场主体”走访覆盖率达100%,摸排融资需求 208 个,解决 169个。三是精准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工作,加强政银企对接,持续落实落细“4321”新型政银担政策。今年以来新增政银担业务XX万元(全口径),其中“税融通”业务XX万元,
一是积极争取政府债券额度。持续推进政府债券项目库建设,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用足用好专项债券,2023年共计发行政府债券X亿元(其中:专项债XX万元,一般债XX万元),有效保障了我区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农林水利、教育等一批民生项目建设。二是优化债务结构。2023年7月,我区积极争取财政部发行的隐性债务置换债券XX亿元,优先置换成本高、期限短的信用债、非标债项目。进一步优化了债务结构,实现了期限“短变长”、利率“高变低”。
持续强化国资监管,指导区属国有企业组建两江控股党委和两江控股机关党支部,提升国企党建引领能力,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经营全过程,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事项,构建“1+5+N”的国有资本布局。在城市基建板块,组建安徽中铁两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并迅速取得了房建一级资质,中铁两江公司通过创新央地合作新模式,控股收购了马鞍山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1%股权。重组以来,马建集团公司预计年底可实现承揽项目XX亿元,新增建筑业产值X亿元;在产业金融板块,正在筹建总规模XX亿元的产业基金,并建立“基金+”协同机制,实现人员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助力XX区产业提质升级;在资产运营板块,与深业物业运营集团合资成立安徽两江深业城市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已承揽业务近2亿元。
强化收入预期管理,积极研究谋划培植税源相关举措,不断挖掘开辟高质量税源,依法依规征缴各项税费收入。落实减税降费及助企纾困政策,正确处理好组织收入和企业减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预算编制和征缴秩序,提高非税征管质效,掌握组织收入主动权。
继续从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把预算支出关口,优化支出结构。按照“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进一步统筹资金分配,优先保障基本民生、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支出,集中财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加强债券资金管理,规范安全地用好政府债券资金。做深做细专项债券项目储备,会同发改及项目主管部门,做好已储备债券项目发行工作。严格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坚持“有多少钱干多少事”,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底线思维,常态化开展防范非法集资、保护中小投资者等金融普法宣传。推进“基金丛林”建设,积极招引优质基金落地XX,引育优势项目。持续开展政银企精准对接,全力帮助辖区企业协调解决融资堵点难点问题,服务市场主体,持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2023年获评安徽省财政厅五年一次的“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表彰。
(一)打造金东共富样本
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保障各项扶持政策落地,助推惠企政策免申无感兑现。2023年全年,在金阳光平台发布惠企政策645条,兑现惠企政策奖补资金XX亿元,惠及企业793家次。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设立5亿元应急周转金资金池,本年为6家企业办理应急周转金23笔、共计XX万元。
围绕2023“财会监督年”,建立健全财会监督体系。针对各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等内容,对15家预算单位的20个项目开展2023年区本级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发现问题124个,提出建议意见110条,相关单位已全部整改落实。建立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协作机制,形成叠加监督效力。制定办法规范财会监督结果应用及指导第三方机构参与财政监督、预算绩效管理服务工作,完善监管长效机制。
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党规、上级财政部门时事政策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充分利用“领导讲堂”“干部论坛”,通过集中学习、演讲宣讲、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活动,不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理论站位和理论武装水平。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力度,今年以来,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组织全体党员赴义乌李祖村开展“追随足迹学思践悟感恩奋进”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挖掘好、守护好、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厚植浙江在主题教育中走前列作示范的鲜明特色,自觉补足精神之“钙”。同时,有效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让全局党员干部养成“每日必学”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政治理论血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入脑入心。
创建“红色工地”,打造清廉品牌。监督指导各企业强化工程廉政建设,大力推进“红色工地”创建行动。金义发展集团在工地醒目位置设置“廉政公示牌”、“廉政举报箱”,时刻教育提醒项目参建各方人员严守底线,不越红线,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让“反腐倡廉”之风吹进国企工地;金东城投集团在建设工地开展“清权立制”、“清风护驾”行动,深化“知廉”管控,制定工程建设廉政风险清单和廉洁考核制度;金东交投集团开创家庭护廉理念,引导干部职工签订“家庭护廉承诺书”,树立“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理念,加强干部“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监管;金东社发集团在江南第一家、澧浦镇蒲塘村积道清风馆等教育基地创新性开展沉浸式党建活动,让干部职工实地感受清廉文化熏陶。
2023年,XX市财政局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有力推动XX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XX亿元,总量在全省各市中排第11位,同比增长7.8%,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XX亿元,同比增长2%。我市在2022年度财政管理工作考核中获省财政激励XX万元(北部生态发展区唯一获激励地市);全市6个县(市)全部入围全国2022年度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前200名,数量全省第1;下属事业单位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
面对经济大环境的诸多不利因素,扎实抓好财政主责主业坚持全市“一盘棋”,加强税收执收协作,落实好各项非税收入,推动XX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一是强化收入管理。充分发挥组织财政收入工作专班作用,协同抓好欠税追缴、矿产资源出让等收入。2023年,全市三本预算(不含社保基金预算)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7.8%,比全省平均水平(4.3%)高3.5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各市中排第7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二是强化支出管理。突出保民生保重点。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XX亿元,总量在全省排第11位,同比增长2%,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1.9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7位。全市全年民生类支出累计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2.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8%,民生保障进一步筑牢,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是多维开拓财源。立足XX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深挖潜力、盘活资源、开拓财源,及时谋划公共资产和公共资源等非税收入,增强非税收入发展后劲。
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落实市委“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带动放大效应,为XX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是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健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多元投入保障机制,持续强化涉农资金整合,2023年争取省级涉农资金XX亿元,申报涉农项目916个,通过省级联合审查项目848个,总体通过率92.5%。市级财力投入约X亿元支持“百千万工程”,包括驻镇帮镇市级配套资金、农村公路养护、农村公共服务以及五大百亿产业发展等。同时统筹债券资金向“百千万工程”倾斜,今年新增专项债券资金XX亿元中投入“百千万工程”相关领域XX亿元,占比达61%。
二是有效激活企业发展动能。坚决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和融资配套政策,推动政策红利精准直达。2023年1-11月,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XX亿元,推动XX市信用担保资金等四项融资配套政策为乡村振兴、高新技术、旅游行业和普惠贷款等领域的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提供融资支持643笔,金额XX亿元。
三是用足用好专项债券资金。2023年我市获得新增债券资金XX亿元,较上年增加XX亿元,创历年新高。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短板领域和重点工作任务,按照“急需、成熟、统筹、集中”的原则,形成“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发行一批”的滚动接续项目储备模式。2023年全市共谋划储备了383个新增债券项目,成功发债项目197个,主要投向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农业、水利、供排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卫生设施等领域,其中投入支持省委“1310”具体部署共XX亿元,占专项债券总额的70.5%。
四是统筹资源承接产业有序转移。对标对表上级要求,在竞争性评比中成功争取省产业有序转移专项资金XX亿元,并成功申报专项债项目,获得债券资金XX亿元,市级财力统筹资金近X亿元,为广清纺织服装转移产业园园区建设、主平台公司注资、落实“XX纺织服装产业八条”奖补政策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大力引导企业在开展主平台建设和运营、承接省产业基金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能动性,加快推动优质企业落地投产、扎根发展。
五是优化公积金政策促房地产平稳发展。先后实施“购买预售商品住房提取公积金支付首期款”“公积金贷款按月冲还贷”“多子女家庭职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政策”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减轻了缴存人购房压力,增强了对刚性和改善性购房者的支持作用,为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平稳发展贡献力量。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财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汇编:财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汇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wenmijiayuan.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6206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