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创新交流材料

2023-10-08 11:20:10 131
联系客服提示-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  笔杆子写作神器 - 公文网 - 公文写作网 - 老笔头文库 - 笔杆子公文网 - 老笔头公文写作网 - 笔杆子公文 - 笔杆子之家 - 公文思享文库 - 笔杆子家园 - 公文写作素材 - 公文写作宝 - 笔杆子公文写作网 - 公文材料网站 - 公文写作网 - 新文秘网

高校思政教育创新交流材料

大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指大数据时代下教育主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挖掘、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数据和与教育主客体思想行为相关的数据,以技术优势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智慧化,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网络环境下大数据以其规模大、类型多、速度快、价值密度低及精确度高的特征在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大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价值

作为一种技术,大数据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大数据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关联性等特征,从采集、处理、存储到形成结果的每一个环节中侧重的技术各有不同。大数据是驱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动力保障。以技术加持,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亲和力,更好地适应智能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作为一种工具,大数据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大数据驱动凭借其技术优势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决策、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拓展了教育载体并以其工具理性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促进这一特殊政治实践活动提质增效。作为一种资源,大数据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是一个体量大、数据类别多,围绕思想道德形成发展的巨大信息资产。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从宽度、深度、广度上相较其他资源在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中显示出巨大优势。数据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管理流合理流动、有序发展,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媒介、教育客体等要素。作为一种思维,大数据优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大数据是以定量思维、实验思维、相关思维等为代表的全新思维方式,有助于提升教育主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认知。大数据促进教育资源观、技术素养观、教育技术观、发展动力观转变,以新观念推动新实践,以新思考解决新问题。

二、大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误区

1.盲目推崇大数据。大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在于聚焦“大”而“全”的数据,力图通过数据化、智能化分析,优化思想政治资源配置、完善教育手段、预判识别风险、评价教育效果,有效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样本=全体”的不足和局限。大数据的整体性、动态性、关联性造就研究中的“大数据热”。但在海量庞杂的大数据中,还有一些“小数据”是随着数据环境变化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的数据组织与挖掘方式,它包括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方位行为模式和多层次情境感知的个人数据集合。这些“小数据”体现教育个体学习偏好、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社交行为、观点表达,以及基于显性数据预测出的情感诉求、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等更深层次的信息。这些反映学生“个性”的单一“小数据”,容易淹没在占主导地位的大数据强音中而被忽视。

2.片面夸大相关性。根据相关性原则,教育者能够透过数据把握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活动规律。但在实践中,受教育环境、主客体特殊性、数据量化影响,教育数据有时未必能如实反映客观事实和主观感受,夸大相关性会造成问题表面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讲的是“理”,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目标是价值塑造。人的思想具有复杂性和流变性,如果只是片面强调数据相关性,缺乏对数据背后原因的探究,就不足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校思政教育创新交流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wenmijiayuan.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410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