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领导讲话的“八个度”
如何起草好领导讲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看法、观点不尽相同。围绕如何起草领导讲话这个话题,笔者谈一些体会,可概括为“八个度”。
一、政治高度
起草领导讲话,首先要讲政治。一篇文稿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绝不能含糊。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注重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凡涉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等重大观点、重要提法,必须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登高望远谋大局,处处用心、时时留意,勤于思考,及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学习本级党委对各方面工作的部署要求,善于把握事业发展的大环境,掌握事业发展的大逻辑,了解事业发展的大走势,不断提高识大局、观大势、谋大事的能力。要在大背景下深入思考问题,吃透“上情”,把握“下情”,深入领会中央精神,紧密结合基层实际,提炼升华观点,使讲政治的要求落到具体工作中。
二、结构精度
起草领导讲话重在谋篇布局、搭建框架。起草者需要对有关工作或问题深入研究、透彻思考,在此基础上搭起讲话的四梁八柱。
一要聚焦主题。要紧扣主题、突出主旨,切忌节外生枝、离题万里。文稿起草中常见的问题,就是遇到与主题相关但不十分密切的概念时任意发挥、洋洋洒洒。为避免这一情况,在拟定提纲时就要深入思考,把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排除在外。
二要选择合适的篇章结构。从结构的形式而言,有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有板块式、自然式、提纲式,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式,不一而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根据讲话的时间、场合、篇幅,领导的个人风格和受众对象等选择最合适的。
三要突出重点。结构搭建起来后,就要突出文章重点,处理好主次关系、详略关系、虚实关系。对于文章的重心部分要多着笔墨,多引用事实、数据,适当引经据典;对于非重点部分则要删繁就简,下决心取舍。
三、内容厚度
丰富的知识是起草领导讲话的重要支撑。如果起草者知识面不够,思维的宽度、广度、深度就会受影响,思路往往打不开,不管是阐述道理还是分析形势任务,都会显得单薄,难以令人信服。有的领导讲话往往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论述某一问题,比如历史现实对照、国际国内对比等,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知识都会涉及到,让人感觉内容丰富,很有说服力。我们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努力做到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很多优秀的文稿起草者都有随时抄记的习惯,有的还建有素材库,覆盖广泛,分类科学,内容包含政策类、理论类、史料类、经验类,涵盖领导讲话、重要会议活动新闻稿、重要理论文章以及最近热点话题等,并且经常温习,随时更新,确保使用时得心应手。此外,当前各项工作专业性越来越强,难度越来越大,标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拓宽知识面,还要提高业务素养,增强业务能力。因此,要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不仅要博,更要专,要寓博于专、愈博愈专。
四、逻辑密度
逻辑是支撑领导讲话稿的重要因素。文稿逻辑要把握的关键点,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概念、判断、推理要准确严密。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说:“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问题,这些都是逻辑问题。”我们在起草领导讲话时要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错用概念,不并用属种概念;判断要正确,避免必然性、可能性乱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乱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要合乎思维规律,确保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