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好政府工作报告的7条铁律
到了年底,又到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时间,这可是一个大活儿、重活儿,通常也是一个跨年度的硬活儿、累活儿。曾总结过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的几条“铁律”,拿出来晒给大家,以期对写材料的同仁有益。
01政府工作报告不是轻轻松松、按部就班就能写好的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法定文体,每年两会上,由本级政府主要领导向大会报告工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的明确要求。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通常由报告人,也就是政府的主要领导(总理、省长、市长、县长等)主持。起草过程中先要成立一个由报告人为组长的起草小组,然后由一个具体的材料班子进行操持,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各种资料,总结归纳提炼,制定提纲,写出初稿,然后与报告人对光、征求修改意见,反复修改后再征求政府组成部门意见、政府各位副职意见,再修改后还要征求社会各界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意见,最后还要提交政府常务会、党委常委会讨论修改,最终才能以政府名义提交两会,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审议、讨论,然后再根据审议讨论的意见再修改之后,就成为一件具有法定执行力的行政公文。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是一个走各种缜密程序的过程,每个过程都要听人意见、任人评判,作为起草者都要经历一番磨砺、锤炼。这个过程往往是痛苦的,是需要不断地加班加点才能过得来的。程序虽是按部就班地走,但过程绝不轻松。
02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用心付出了,一稿就比一稿写得更好
有人总结过,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特点是“作者为集体,读者为全民”,各级政府工作报告,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政府工作报告不是凭空想像而写的,而是建立在下级政府、同级各有关部门的工作总结和谋划基础之上的,是以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为导向,落实同级党委工作要求的,是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意见建议的,是一个起草班子总结归纳创造、反复修改出来的。
报告的起草过程,是一个深化工作研究的过程,也是一个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更是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和社会共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草组要把各方面的事情串起来,把工作研究深、谋划好,落实到文字上,形成报告文稿。这是一个需要每个起草人都用心的过程,也是需要不断深化、提升各项工作的过程,只有每个人都用心去写、去改,报告才会写得越来越好,才会越来越得到大家认可和赞赏。
03止于至善,至善的标准在领导,领导的标准在会前,只要按领导的指向改,总会一步一步接近至善
厦门大学有一句校训,叫止于至善,意思是处于最完美的境界。起草政府工作报告,也是一件止于至善的事情,永远是大会不开、修改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