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要实现逻辑和情感的动态平衡
有的人写文章逻辑性强,思维缜密,尽管说得头头是道,但总让人感觉缺少一些情感,文章读起来有些索然无趣。
有的人写文章情感丰富,感情充沛,但逻辑不通,层次不明,结构混乱,也无法有效地传情达意。
逻辑属于道理和理论。情感是指感情、情绪和感觉。逻辑与情感,就像人的两条腿,如果不一样长,走起路来就会不稳,一颠一簸,既不好看,又不能轻易保持平衡。
逻辑与情感密不可分,不能没有感情,也不能不讲逻辑,更不能偏重于其中一方,而要使两者达到动态平衡。只有做到逻辑和情感相互平衡,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来。
人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人很容易受“理论”“道理”“心灵鸡汤”等的影响,可以称之为逻辑派。一种人很容易受“感情”“情绪”“感觉”的影响,可以称之为情感派。
比如你想学习游泳,需要选择一名教练。现在有两个教练可供你选择。一个教练善于从理论方面详细地教学员如何去游泳,是一个理论型的教练。一个教练善于鼓励学员,他总是热情地鼓励你:“你学得真快,你游得真棒,你一定能够学会!”
对于这两个教练。你更喜欢哪一个?如果你属于逻辑派,可能会选择理论型教练;如果你属于情感派,则可能更喜欢鼓励型教练。
事实上,“只会教技术,从来不鼓励学生”的教练,或者“只会鼓励学生,从来不教授技术”的教练,都是不可取的。最理想的教练是能够兼顾这两方面的教练,既擅长教授技术,又经常鼓励学生,这样的教练才是真正擅长运用“逻辑×情感”的教练。
逻辑派和情感派并不是对半分的。他们各占的比重因人而异,可以根据你的喜好随时进行调整。可以是“逻辑3+情感7”,也可以是“逻辑8+情感2”,到底各占多少比重,由每个人的需求来决定。
写作也是一样,采用“逻辑与情感相结合”的方法,是每个写作者的不懈追求。但各占的比重如何,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