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年轻人,“迷茫”不该成为你的代名词
近日,不少年轻人前来找我交流,他们有的面临升学压力,有的工作中遇到了不如意,有的感觉生活和工作没有意义……他们的压力各式各样,但共同之处就是脸上都写着两个大字:迷茫。的确,在这个时代,迷茫和焦虑,大概是这一代年轻人共有的情绪底色。
而对于身处体制内年轻人来说,近年来,考核任务越来越繁重,挑战和考验日益增多,时代也对干部的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年轻人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越来越感到迷茫和焦虑,找不到前进的意义和方向,也不知如何提升自己,干脆“人未老心先老”地选择“躺平”。作为一名在体制内工作多年的“前辈”,想为体制内感到迷茫的年轻人分享一些成长的建议。
一、要主动接受锻炼
一些年轻人不满足于日常平淡的工作,急于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但在真正面临机会和考验时,却因欠缺相匹配的能力和素质,不得不“临阵逃脱”。这种遇到棘手问题束手无策、在急难险重面前躲闪回避的现象背后,其实是实践经验的匮乏。每一位在体制内的年轻人都应谨记温水煮青蛙的教训,主动跳出“舒适圈”,勇于到乡村振兴、招商引资、会议筹备等一线去接受考验,敢于锻炼、主动求变,在大的挑战和锻炼中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智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狠抓工作落实、打开工作局面的能力水平,这样才能在大的考验面前勇往直前。
二、要敬畏本职工作
体制内的很多年轻人有着光鲜的学历背景,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常犯低级错误,比如写材料错字连篇、组织活动没有头绪、工作丢三落四等,多次受到领导的批评和同事的不认可。年轻人虽然在学历、思维、见识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想做好日常工作,还要有谋略智慧和经验。因此,年轻人在工作中要摆正位置,对待手头的工作要常怀敬畏之心,在碰到起草重要文稿的时候,要善于当聆听者和观察者,多总结、观察,多扑下身子认真钻研日常工作的规律,多向周围的领导同事请教相关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